查看原文
其他

陈立吾:坚持科技创新驱动,助力新时代新金融体系建设——兼评 2020 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成果

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2-11-29

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,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,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人民银行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,搭建金融业先进技术和最佳实践的交流平台,将“银行科技发展奖”升级为“金融科技发展奖”,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推进科技自主创新,助力新时代新金融体系建设。


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  陈立吾


完善金融科技架构体系,夯实金融数字化“新底座”

进入新时代,金融业积极拥抱数字化发展新机遇,加速构建新形势下的金融科技架构体系,推动金融科技从“立柱架梁”向“积厚成势”转变,不断夯实金融创新发展的“数字底座”。


1.新一代基础设施加速构建,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

积极践行“新基建”国家战略,提升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供给质量。一是金融业数据中心建设水平持续提升。从主备架构到两地三中心、多地多活架构,金融业数据中心历经数据纵向集中、应用横向整合的发展阶段,向绿色高效、智能运维方向演进,实现传统成本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。二是金融业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新一代支付系统、网联清算平台、数字货币等信息基础设施陆续建成,全面推进支付清算和金融市场的规范化、透明化和高效化,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。


2.分布式架构转型纵深推进,数字金融水平稳步提升

近年来,金融业积极开展分布式架构转型,不断推进应用、数据、技术等架构的分布式研发实践,逐步构建高扩展、高可用、高容量的分布式技术体系,资源配置效率与业务连续性保障水平大幅提升,市场需求快速响应能力明显增强。经过持续多年的建设,分布式技术体系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基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例如,工商银行基于分布式技术体系、组件化服务化改造、容器化部署等,实现计算平台、数据库、应用架构从集中式向分布式、云原生转型升级,建立业界领先的开放生态服务体系,数字金融水平稳步提升。


3.数据能力建设跨越式发展,数据要素赋能效应凸显

金融和数据天生密不可分,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不断推动金融业务变革与优化,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稳步向前。一是建立健全涵盖数据采集、处理、分析、使用的全流程管理标准体系,加强数据分级分类管理,提升数据利用水平。二是厘清数据权属关系,打破数据壁垒,拆除数据烟囱,规范开展数据共享,推动数据要素有序流转与融合应用。三是深挖应用场景,将单场景信息增益叠加为多场景、网络化、图谱化的高价值数据,实现数据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、普惠民生的多向赋能。


坚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,迈上金融数字化“新台阶”

金融业坚持创新理念,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生态建设,抓住信息技术发展先机,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,金融数字化水平迈上“新台阶”。


1.深耕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,技术栈储备日益丰富

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,瞄准金融安全与发展目标,开展多维度适配测试、研发改进、安全评估,推动金融业信息技术体系从同源同构转向多源异构,多元化技术栈逐步建成,金融业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健壮性不断增强,产品风险防范能力逐渐提升。近年来,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需要,对业务系统进行改造,进行多技术栈融合部署,逐步实现将应用与底层基础设施解耦,推动基于多技术栈的平台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,促进技术产品选型由高度集中向适度分散转变,充实金融业软硬件技术“工具箱”。


2.技术创新应用逐步深入,技术架构选型不断优化

金融业协同多方力量,深入推进技术创新研究应用,逐步建设一批大中型工程项目,推进基础设施层、平台层和应用层架构与技术路线解耦。一是底层软硬件架构不断优化。探索利用PC服务器、存储设备以及操作系统等技术创新成果,构建底层软硬件基础架构,推动金融业IT基础设施层架构转型优化。二是应用系统技术路线逐步多样化。利用多种分布式数据库、中间件等技术创新产品,以及开源技术的组合,建设新一代办公系统和资金、信贷、风控等关键核心系统,技术路线选择呈现多样性。


3.以应用促创新,产学研用融合生态圈日渐壮大

坚持开放发展理念,以应用牵引、生态培育,深入推进开放、包容、安全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建设。一是深化创新体制变革。建立研究中心、科技公司等平台,开展监管科技、数据应用等试点,推动共性、急需产品和服务开放共享。二是促进供需对接。推动多边合作创新联合体建设,实现技术、产品、服务、渠道等全方位资源共享,促进科技成果供给端与需求端精准对接。三是加强产学研用合作。深化产学研用融合,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金融行业集聚,加速联合创新成果落地。


开展前瞻性研究与布局,抢占金融数字化“新高地”

金融业聚焦信息化基础弱项和技术短板,加大金融科技前瞻性与战略性研究攻关,抢占金融数字化未来发展的制高点。


1.致力安全可信体系研究,保障金融科技“高安全”

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实践,不断丰富网络数据安全保障手段,推动“信息网络”向“信任网络”变迁,前瞻性防范数字时代新生风险。一是强化个人信息保护。应用区块链、多方安全计算、联邦学习等技术,构建跨地域跨机构的技术平台及运营体制,以“可用不可见”方式创新性地解决数据价值挖掘和隐私保护两难问题。二是加强数据安全保障。综合运用密码算法、量子通信、共识机制等技术手段,强化金融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,有力保障账户、信用、交易等金融数据资产安全,严防数据泄露和滥用。


2.推动新兴技术融合应用,打造金融服务“高效率”

持续开展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,不断创新金融产品,打造“非接触式服务、远程式办理、浸入式体验”的智慧金融新模式,提供“高效率”的全渠道金融服务。一是探索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开放银行,促进公共服务领域产品共建、数据共享,打造服务场景化、业务扁平化、能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。二是利用区块链、5G和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物联网平台,推进产业链与金融服务融合,破除金融与实体之间的信息壁垒,对融资项目进行跟踪监测,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。


3.探索实践新型计算模式,提升金融算力“高速度”

数字经济时代,金融数据指数级增长,金融机构面对海量数据以及数字化高频业务场景需求,积极探索实践新型计算模式,致力提升计算能力。一是提升前端金融业务响应速度。应用物联网、边缘计算等技术,将关键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部署边缘侧,实现云边存储和算力的优化配置,为前端金融业务提供更快响应速度。二是提高业务后台数据处理速度。探索应用量子计算的强大并行计算能力,实现对海量数据指数级的计算加速,提前布局金融业在算力资源方面的巨大需求。


持续赋能金融业务创新,打造高质量发展“新引擎”

金融科技飞速发展,不断铸入金融灵魂、融入金融血脉,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、服务民生和风险防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,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
1.加速金融与科技融合,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

推动金融服务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演进,不断取得业务创新突破,以更加高效、精准、优质的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。一是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。利用多方安全计算、标记化等技术开展数据整合与深度运用,提升数据洞察能力,将金融资源合理高效配置到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。二是推动金融业降本增效。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能化金融服务平台,优化信贷流程和客户评价模型,让信息“多跑路”,企业“少跑腿”,银行“敢放贷”,降低融资成本,提升融资效率。


2.践行数字普惠金融,改善金融服务民生质效

持续推动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,金融服务向纵深扩展,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,打通普惠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一是提高民众金融服务获得感。运用人工智能、开放API等技术构建便民综合服务平台,推动金融与民生领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,实现金融服务在主要公共服务领域全覆盖,助力“放管服”改革,增强民众获得感。二是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。应用大数据、云原生、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全民生活数字化平台,无缝对接民众的衣食住行,客户服务模式实现“面对面”向“屏对屏”升级,让金融服务无处不在、触手可及。


3.优化智能风控手段,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

持续开展新兴技术在金融风险防控领域合理运用,推动风险防控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,由单点防控向交叉覆盖、纵深推进的立体式风险防控体系演进,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。一是提升防控手段智能化水平。利用人工智能、生物识别等技术构建智能风控平台,智能识别事前、事中、事后金融风险,提升智能化风险感知、预警能力。二是健全风险防控体系。利用知识图谱、关系挖掘等技术搭建多场景、跨领域的风险防控平台,实现数据安全跨机构合作的关键技术突破,强化各领域的风险防控,建立一体化金融风险防控体系。


对接国家发展战略,贯彻新发展理念奋进“新征程”

金融业面向国家发展重大需求,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金融发展的主动,着力突破金融供给约束堵点,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,更好服务国内国际“双循环”发展格局。


1.优化服务结构,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

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凝聚金融科技发展新动能,弥合数字鸿沟,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。一是助力区域协同发展。推动“金融链-地方链”同向发力,建立全方位、全领域金融服务体系,推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合的金融服务。二是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难题。推出多样化、差异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,变“输血”为“造血”,引“活水”变“甘露”。三是解决特殊群体“数字鸿沟”。推进适老化及无障碍等场景改造,推出大字版、语音版、民族版等智能金融APP,让守正向善的科技成果惠及更多民众。


2.创新服务模式,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

利用数据和技术手段,为乡村振兴提供便利化、数字化、现代化服务,释放乡村振兴新价值。一是增强乡村金融便利化。建立“一网多能、一网多用”服务体系,打通乡村金融服务渠道,推出集公共服务、支付缴费等一站式金融服务。二是促进乡村金融数字化。建立“政务+生态+金融”高价值闭环数据链,推出农业农村全场景综合服务平台,提高信用体系覆盖面和应用效果。三是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。运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卫星遥感等技术,构建金融惠农服务平台,引导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特色产业和优势领域集聚。


3.开拓服务空间,助推国内国际“双循环”纵深发展

在助力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基础上,推进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,促进跨境金融服务新业态、新模式健康持续创新发展。一是优化跨境金融服务。推进移动支付系统、分布式核心系统等科技成果输出,打造跨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增强金融业服务国内国际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。二是加强跨境金融服务风险防控。采用国际先进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机制,建设国际业务管理智慧大脑,打造完整的安全防御体系,实现了从传统的事后信息管理向全链条、全流程风险管控的全新转变。


金融业紧跟科技发展前沿,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应用,赋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。未来,金融业将以更大力度、更实举措加快科技自立自强,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作用,有效推动金融科技成果转化共享,为重塑金融业新发展格局,构建新时代新金融体系贡献更大力量。


(栏目编辑:韩维蜜)




推荐阅读

(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)




精彩内容回顾

(点击查看精彩内容)


■ 观点 |  基于企业微信的数字化营销新模式

■ 案例 | BMC与百硕联合实施三维服务升级,加速金融行业大型机数字化转型

■ 知书 | 中国经济大数据分析

■ 观点 |  多措并举,争做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

■ 实战 | 离行式自助银行风险分析与安全防范——以工商银行两例离行式自助设备为例




新媒体中心:主任 / 邝源  编辑 / 傅甜甜  张珺  邰思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